各县(区)残联、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经市残联理事长会议同意,现将《2017年全市残联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365bet在线体育投注网
2017年全市残联工作要点
2017年,市残联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省残联工作的要求,以深化“量服5335”为工作重点,以加快推进残疾人脱贫奔小康为工作出发点,扎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民生工程(省级5项,市级2项)
(一)省级民生工程5项
1.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6600人。其中居家灵活就业直接补贴660人。任务分解:东区908人、西区818人、仁和区1455人、米易县1455人、盐边县1364人。(责任科室:教就科)
2.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帮扶12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任务分解:东区100名、西区100名、仁和区400名、米易县300名、盐边县300名;帮助910 名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基本型辅助器具,任务分解:东区220名、西区220名、仁和区220名、米易县120名、盐边县130名。(责任科室:教就科,康复科)
3.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326人。任务分解:东区1778人、西区1339人、仁和区2349人、米易县1928人,盐边县1932人。(责任科室:教就科)
4.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620户。任务分解:东区70户、西区150户、仁和区150户、米易县150户、盐边县100户。(责任科室:维权科)
5.贫困家庭残疾人健康救助。为100名贫困家庭和福利机构内的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包括资助康复训练、康复手术和适配辅助器具。任务分解:东区25名、西区20名、仁和区25名、米易县15名、盐边县15名;为35名贫困家庭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手术、助听器适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等服务。任务分解:东区5名、西区5名、仁和区9名、米易县8名、盐边县8名(责任科室:康复科)
(二)市级民生工程2项
1.实施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910人。其中:补贴服药750名。任务分解:东区180名、西区150名、仁和区100名、米易县200名、盐边县120 名;补贴一次性住院160名,任务分解:东区30名、西区30 名、仁和区20名、米易县50名、盐边县30 名。(责任科室:康复科)
2.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900人。任务分解:东区300人、西区100人、仁和区200人、米易县120人、盐边县180人。(责任科室:教就科)
二、市级民生实事
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完成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主体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
三、职能目标5项
1.扶持660人残疾人就业直补。任务分解:东区150人,西区150人、仁和区200人、米易县80人、盐边县80人。(责任科室:教就科)
2.资助500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继续上学。任务分解:市特殊教育学校135名,东区70名,西区40名,仁和区175名,米易县40名,盐边县40名。(责任科室:教就科)
3.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50例。任务分解:东区10例,西区10例,仁和区30例,米易县50例、盐边县50例。(责任科室:康复科)
4.为75名贫困听力残疾人适配助听器。任务分解:东区10台,西区20台,仁和区15台,盐边30台。(责任科室:康复科)
5.深入基层走访15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送温暖”活动。任务分解:市政府残工委40户,东区350户,西区300户,仁和区300户,米易县300户,盐边县260户(责任科室:维权科)
四、各科室日常工作要点
(一)教就科
1.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费补贴工作。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靠家庭供养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单独核定并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好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工作。
2.积极将社区残疾人纳入社区托养机构,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市、县(区)残联给予适当补助。
3.继续做好残疾人教育工作。一是配合市教体局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二是落实好残疾人就读优惠政策,继续支持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三是做好2017年残疾高考学生录取工作;四是继续配合市特教学校做好招生等工作,对不能入学的重度和多重残疾少年儿童实行送教上门服务;五是2017年分批组织安排市特殊教育学校、各县(区)特教中心、随班就读班教师到师范大学特教学院培训。六是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普通学校残疾学生资源室建设,帮助配备一定设备。七是积极推进东区特教学校建设。
4.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一是进一步配合财政和地税部门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二是进一步制定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做好残疾人就业安置和培训工作。四是积极协调人社部门在公益性岗位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
5.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一是切实做好盐边县红宝乡核桃箐村精准帮扶工作;二是积极协调住建部门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将残疾人家庭危房户优先纳入改造对象;三是支持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全市选择5个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人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给予5—10万元补助,支持残疾人在手工业,种养业的发展;四是积极开展股权量化的试点工作.
(二)康复科
1.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依托各级各类医疗、康复、教育机构和社会资源机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三区两县开展规范化的社区康复服务,为20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社区康复服务。
2.开展防盲防治视力康复工作
(1)继续巩固白内障无障碍市、县(区)成果,盐边县完成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工作,实现全市5个白内障无障碍县(区)全面创建达标。
(2)为10名低视力者免费配发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10名。
3.开展听力语言、智力残疾儿童和肢体残疾人康复工作
(1)对10名听力残疾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10名贫困听力残疾儿童免费配戴助听器并补贴康复训练经费;培训贫困听力残疾儿童家长至少10人次。
(2)培育1-2所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示范机构;继续落实卫计委提出将“唐氏综合症、各类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癫痫)和各类意外(如中毒引起的脑损害、颅脑外伤)等因素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智力残疾儿童纳入医保报销”。为30名0-7岁贫困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培训家长50人次。
4.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1)在全市范围内,对1000名精神病患者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2)培育1所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为10名0-7岁自闭症儿童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培训家长10人次。
5.加大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
(1)培养10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养10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2)逐步建立残疾人康复人才数据库。
6.继续开展精准扶贫0-6岁残疾儿童康复项目
继续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专项扶贫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0-6岁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继续开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市、县(区)残联、要与卫计局、妇幼保健院形成常态化的筛查、上报机制。
7.做好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
根据《四川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要求,做好我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到2020年底,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
8.做好全市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为贯彻落实《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全省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大力推行我市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2017年底,全市残疾人的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0%以上,到2020年底,全市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争取为每名残疾人残疾人签约一名社区(村)卫生中心(站)的家庭医生,给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康复服务。
(三)维权科
1.“量服”工作
继续深化量服“5335”战略,全面提升“基础量服”,入库残疾人不少于37520人,任务分解:东区11260人,西区5610人,仁和区7630人,米易县6820人,盐边县6200人,精准需求、精准施策、精准监督、精准管理精准度不低于95%。全面普及“智慧”量服,手机录入率达100%,持证残疾人安装手机“量服”APP覆盖率达60%以上。全面实施“机构量服”,全市参与“机构量服”专业机构不少于39家,任务分解:市级9家,县(区)各6家。全面实施“开放量服”,建立“开放量服”公示公开栏和残疾人平台互动空间,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贫困精神病康复、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9项纳入自助办理业务,实现残疾人“能看、能说、能办”。8月30日前完成全国专项调查数据动态更新工作。
2.燃油补贴申报、发放
继续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的报送和资金分配、发放工作,加强资金发放监督管理,保持中残联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数据录入和“量服”平台项目录入一致,并在6月30日前完成下一年数据的录入工作。
3.加大政策维权工作
进一步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作用,最大限度办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法律救助案件;广泛开展涉及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加强残联维权工作者的法制教育培训,提高新形势下残联干部依法行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信访工作
运用“量服”理念开展信访工作,做好日常接访,及时办理来信,市、县(区)残联要管理好、运用好残联信访信息系统的使用,做到应录尽录,实现来信、来访月报数据与系统录入数据相吻合,努力将信访问题解决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12385残疾人维权服务热线效能,使维权服务热线成为残疾人依法信访、依法维权的新载体,为残疾人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5宣文工作
(1)突出重点做好典型宣传
宣传工作要围绕深化“量服”帮助残疾人脱贫奔康,以各重大制度和政策出台落实等工作为重点,找准切入点,精准宣传,着力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典型、扶残助残典型和残疾人工作典型。积极主动挖掘和发现新的残疾人励志典型人物和事迹。
(2)用好“两微一端”
关注省残联微信公众号不少于2000人,其中:东区 500人,西区300人,仁和区400人,米易400人,盐边400人。
(3)开展好“全国助残日”活动
根据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6.体育工作
(1)配合省残联开展精英运动员集训计划
各县(区)残联要对本地输送到省队的精英运动员认真安排开展入户调研,精准摸清他们在生活、就业、教育、康复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制定实施好“一人一策”服务。
(2)选拔体育人才,备战2018年四川省第九届残运会和第四届特奥会
选拔具有竞技体育特长的残疾人,为备战2018年四川省第九届残运会和第四届特奥会输送人才。对重点项目开展训练工作。
(3)精准掌握需求,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
培育和发展服务残疾人体育的社会组织,对310名残疾人开展以送器材、送方法、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任务分解:东区80人,西区50人,仁和区80人,米易县50人,盐边县50人。
残疾人工作者在入户调研中,要精准掌握残疾人对体育运动的需求,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其中乡镇(街道)每年不少于1次,村(社区)每年不少于2次,按要求录入“量服”平台。
(4)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室建设工作
2017年,在东区、西区、仁和区残联要建成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室并投入使用,盐边县、米易县残联要按“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室”申报工作要求进行申报、筹建。
(5)继续开展好残疾人体育健身周活动、全国特奥日活动
指导各级残联(残协)丰富体育活动内容,注重活动的参与面、趣味性和家庭合作性,并将开展情况详细录入“量服”平台。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残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
(二)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各县(区)残联要根据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三)资金安排。国家、省级资金,按要求下拨,市、县(区)按1:1比例安排落实资金。
(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质量。请各县(区)加强民生工程、职能目标等项目的督促检查,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确保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