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省体育局、省教育厅、遂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第八届省残运会暨第三届特奥会共有来自全省21个市、州1500余名残疾运动员参赛。攀枝花残疾人体育代表团69名残疾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其中:55名残疾运动员参加了省第八届残运会游泳、举重、田径、象棋等8个项目的角逐,获得23金、23银、20铜,取得团体总分全省第八,金牌榜、奖牌榜第九的优异成绩,并被主委会授予“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14名智力残疾运动员参加省第三届特奥会轮滑、滚球等5个项目比赛,获10金、12银、7铜。同时,我市杨雯、罗从兰、商俊峰等10多名残疾运动员已被省残联初选为第九届全国残运会的预备队员。
本届残疾人运动会是我省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比赛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强的一次体育盛会。我市从选拔运动员到比赛仅仅只用了4个多月时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来源于七个方面:一是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年初,市政府就明确了本届残运会的总体要求、参赛项目、备战方案、责任单位。在比赛期间,市政府副市长、攀枝花代表团团长刘建明,市政府副秘书长、代表团副团长杨明勇亲临运动员食宿地,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为他们加油鼓劲;二是各部门密切配合、措施有力。市残联负责残运会总体牵头和协调工作,克服工作人员少、时间紧等困难,在全市范围内认真选拔运动员、组织运动员集中训练、保障运动员后勤,分十多批送运动员到遂宁参赛,确保运动员安全,圆满完成任务;市体育局积极组建了教练员队伍,落实了训练场地;市财政局在资金安排上给予保障;市教育局在保证学生运动员训练和参赛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三是多种形式筛选运动员。在运动员的选拔上,采取查找“量服”平台、深入社区、机关、企业、学校、残疾人家庭等方式筛选符合条件的运动员;四是精准报项。在报项上,结合我市运动员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年龄结构和爱好,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场馆建设等实际情况采取“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报项;五是严把集训关。对运动员训练高标准,严要求。训练期间采取倒排时间表,即使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也毫不松懈。六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形成了项目领队、主教练、运动员、工作人员以及集训地等有关服务机构责任人共同构成的责任主体,将任务具体落实到了每名教练员、运动员人头、逐人逐项抓落实。七是比赛有序。在比赛期间,对每天比赛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鼓励运动员调整心态,在战略战术上狠下功夫。
成文日期:2014年8月22日